close
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抗議普通話畢業要求,各有說法,從外圍人眼中又如何看這事件? BBC呢報導可以係一個參考....



posters


圖片版權BBC CHINESE

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因抗議普通話畢業要求,「佔領」該校語文中心事件繼續發酵,兩名抗議學生被勒令停學,等候調查結果,最終有可能被開除。
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形容,學生行為「粗劣、不可接受」,令浸會大學全體教師、學生受到侮辱,校友及其他學校的學生「蒙辱」,又指事件「令整個社會不安、整間大學不安」。
錢大康強調指校方是依照大學的程序、原則及教育理念處理事件,並稱「因為議題重要就可以侮辱人,是不對的」。但多間大學的教職員工會則發表聲明,質疑校方「未審先罰」。
被停學前曾就事件道歉的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則稱,學生抗議是為了爭取改善校政,後果是未有調查就被停學,令他感到匪夷所思。學生會將會號召學生在校內遊行,表達對校方決定的不滿。

未審先罰?

浸會大學學生會曾在2016年進行公投,九成投票學生支持廢除普通話畢業門檻;校方經與學生會等多次商討後決定先增加豁免試機制,根據測試成績考慮會否取消普通話畢業門檻。
但豁免試的合格率只有30%,學生質疑評分凖則不清,要求負責的語文中心交代凖則,觸發今次風波。
校方將兩名學生停學的決定,在香港社會引起很大反響。
由香港八間大專院校教職員工會組成的「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」發表聲明,批評浸大校方「未審先罰,不符合程序公義」,做法難以服眾。
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向BBC中文解釋,大學在處分學生之前,必須透過調查委員會作出調查及聆訊,並給予被指控者答辯的機會,不能憑「表面證據」就處分學生。
但浸會大學校董王凱峰則在電台節目表示,他曾與當日在場的教師溝通,的確有職員受到威嚇,認為不能忽略這些教職員的感受。
而浸大學生輔導長鄧裕南則指,學生行動「不只粗口」,在超過八小時的事件當中,有學生作出「比較粗劣的行為,言語及肢體上有行動的威脅」,強調即時停學的安排合適、 「公平公正」。


劉子頎圖片版權BBC CHINESE
Image caption浸大學生會長劉子頎對BBC中文說,學生們到語文中心討說法,是因為覺得校方出爾反爾

校方目前根據《學生紀律處理程序》勒令兩名學生即時停學。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質疑,《程序》列明在學生對他人構成人身威脅、或持續威脅學校運作時,才能將學生即時停學,學生當日的行為與此有很大距理,質疑校方誇大了學生行為的嚴重性。

誰令大學蒙羞?

學生佔領語文中心的影片在中、港兩地網絡廣傳,引起兩地網民熱議。
在宣佈勒令兩名學生停學的記者會上,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表示,學生的行為侮辱了全校教師、學生及校友,「令整個社會不安、整間大學不安」。
「現在人人都說,香港的大學生就是這樣。」
批評學生行動的意見亦認為,學生的行為令浸會大學蒙羞。


poster圖片版權BBC CHINESE

近年香港大學校園,屢次因為學生抗議大學政策出現衝突,而抗議學生事後分別面對停學、甚至刑事檢控等後果,令社會上有聲音質疑校內言論自由受到影響。
2016年初,港大學生圍堵校委會的校內開會地點,要求校方檢討大學管治,校方報警處理,最終有兩名抗議學生被判「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」等刑事罪行罪成,分別判200及240小時的社會服務令。
針對浸大事件,杜耀明表示雖然自己並不認同學生當日的行為,但令浸大蒙羞的不止是學生在個別場合的言行,因為任何機構都可能有這樣的學生,而是大學當局處理問題的方式。
杜耀明說,校方聚焦學生的行為,只用懲罰、責罵、批判的態度去對待學生,而不去檢討相關的政策,失諸偏頗,亦不會令到學生關注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。
「作為教育者,應著意教好學生,令他們更有公民意識、更有責任感。」
「大學當局處理這個問題,是否講道理、以教育家的風範去處理,還是以『大家長』的形式去處罰學生,同樣是令浸大蒙羞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ppygirl1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